【大國新村: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建強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隊伍
【經驗分享】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人才先行 厚植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十八洞村獼猴桃基地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在產業中發現人、在產業中培養人、在產業中用好人。十八洞村一方面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和大學生返鄉創業,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電商帶頭人。村民龍先蘭不僅自己養蜂400多箱,還帶動118戶562人養蜂1200多箱。此外,通過舉辦導游、保安、廚師等10多期培訓,300余位勞動力提高了就業技能,實現了穩定就業。
浙江省安吉縣余村:人才引擎煥活力 青春力量賦新能
余村搭建起“青來集”青年人才社區,吸引眾多青年返鄉
村景因人而變,鄉村因人而興。余村致力于用人才賦能鄉村振興事業,用青年重構鄉村資源優勢,依托“大自然工位”和“全球合伙人”兩大IP,搭建起“青來集”青年人才社區,構建了涵蓋余村共創空間、青來集孵化器、橫路藝術部落、富陽青年夢工廠等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矩陣,為青年人才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平臺。優美的工作環境、優惠的人才政策、齊全的配套設施、愉悅的工作氛圍吸引了不少外地青年進村創業、旅居工作,來自天南地北的奇思妙想在這里迸發,為余村持續提供發展思路、發展動能、發展路徑。
【專家解讀】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博導 左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關鍵;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是關鍵。要實現農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必然要培養一支強大的農業經營人才隊伍,這既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農民富裕的重要路徑。
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隊伍既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從業人員,也包括新型職業農民以及各種類型的新農人。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新型農業經營人才是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單元與造血細胞,不僅能夠服務于農業產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更能帶動農業新業態的創新發展,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動能。相對于其他群體培育而言,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復雜重大、長期系統的工程,是涉及農民職業能力培養以及農民職業化的社會環境培育等多方面因素的統一體。因此,建強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隊伍需要多措并舉、常抓不懈。
注重培育轉化,將部分傳統農民發展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培育和支持有經驗的、有意愿的傳統農民,特別是新生代農民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逐步促進傳統農民知識更新,改善農業生產的技術和管理,更好地把握消費需求,進而使傳統農民成為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
一方面,要加強農民技術和經營教育,建設涉農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更廣闊的組織生產要素、創新發展才能展示平臺,為鄉村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建設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培育實訓基地,深入地、分層分類地開展全產業鏈培訓,進而提升農業經營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強資格認定彈性和職稱評定激勵,適度放寬資格認定標準,比如對特別優秀、貢獻突出的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等適度放寬年齡、學歷等方面的限制,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從而進一步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獲得有關政策支持和產品“標簽”,進入特定的細分市場。
加大引進力度,讓“四鄉人才”充實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隊伍。“四鄉人才”是指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和企業家入鄉。要多渠道吸收引進“四鄉人才”,同時改進完善城市專業人才進入農村、服務農村的機制。比如,可以支持各地制定財政獎補、工資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大中專畢業生等各類人才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可以說,在當前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存量無法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需求的形勢下,大力引導“新”人進入農業農村領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堅持內生發育和外部引進并舉,將農民視為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人才要提出關于農業科技水平和經營能力的底線要求。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非農民和農民可以越來越順暢地進入或離開行業,新型農業經營人才也要有進有出。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將是主動的選擇。另外,新型農業經營人才還將承擔一些新功能。新型農業經營人才作為農民富和農業強的聯結點,適應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要求,需要具備一定的互聯網思維、生態農業理念和市場化思維,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方面承擔多項功能,在深化農村改革、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加強鄉村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謀劃好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發展愿景。首先,為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的未來提供穩定的政策預期。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以增加農戶對農地的長期投資,加快推進土地流轉,最大程度降低年輕人入鄉創業的顧慮。
其次,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社會保障。應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障,加強職業的吸引力。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創業興業解決后顧之憂。
最后,進一步完善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的農村金融、信貸、保險等支持政策。具體來講,穩妥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完善項目支持、生產指導、質量管理、對接市場等服務;強化對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人才信用等級評價,為資信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發放信用貸款;加大農業保險保費財政補貼力度,有效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的風險保障需求;完善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人才名錄數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人才管理服務系統,開展針對性指導服務。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要從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既要體現中國特色,立足我國國情,更需要在強人才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其人才隊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