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兩會 | 鐘登華:深化農科教融合 高質量服務農業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鐘登華在提案中建議,要進一步深化農科教融合,高質量服務農業強國建設。
鐘登華指出,世界農業強國必是高質量農業教育、高水平農業科技與高素質農業人才融合發展的強國。當前,我國農科教深度融合、主動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的生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農業和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亟需人才智力支撐,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對深化農科教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涉農高校面對農業強國建設的時代使命還面臨不少發展瓶頸。對此,鐘登華建議:
一是堅持加強統籌,提升農業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超常規方式,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大力培養生物育種、智能農裝、營養健康、農業綠色發展、獸醫公共衛生等急需緊缺人才。大力推進涉農高校實踐基地建設,深化實踐教育與耕讀教育。促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持續推廣科技小院人才培養模式,擴大農業博士規模,加快培養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是整合農科教資源,著力提升農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強化農業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聚焦生物育種、耕地保護、設施農業、多元化食物供給、水利基礎設施等重點方面,合力破解“卡脖子”難題。推動涉農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建立健全合作機制,開展高水平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支撐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布局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新增部署一批農業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農業基礎性長期性觀測實驗站(點)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農業領域的“國之重器”。
三是深度融入全球農科教體系,構建農科教國際合作共同體。加大支持力度,探索農科教國際交流合作新模式,與世界一流涉農高校和有關機構開展更高水平合作。支持和加強中非農業技術示范與培訓基地、非洲減貧示范村、中非科技小院建設等,創建我國高校引領的“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建平臺。持續加大對涉農高校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提升國際話語權,打造農科教合作全球命運共同體。
四是完善農科教統籌協調機制,提升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的能力。建議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強化部際協調,高質量共建涉農高校,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切實提升涉農高校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的能力。充分發揮涉農“雙一流”高校的引領作用,建設一流涉農大學群,國家和地方合力加大對涉農高校和學科的持續穩定投入,提高涉農高校生均教育經費撥款。擴大涉農高校在重大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方面的專項貼息貸款支持。
五是鼓勵先行先試,著力打造農科教融合樣板基地。支持涉農高校積極擴大智力資源外溢,深入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打造生物種業、食物營養與健康、智慧農業、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技術轉化與創新創業等農科教融合發展樣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