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兩會 | 沈建忠:加強人獸共患病源頭防控 保障食品安全與人民生命健康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院長沈建忠?guī)砹艘环蓐P于人獸共患病如何在動物源頭防控的提案。“人獸共患病防控事關人民生命健康和國家安全。今天我們面臨的一些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比如冠狀病毒,都需要把動物這個環(huán)節(jié)搞清楚,這方面的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很重要。”沈建忠指出,近年來危害嚴重的動物源冠狀病毒感染、狂犬病等可引起人的高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布病、弓形蟲病可導致人的不孕不育或流產等。全球重要人獸共患病有200余種,其中60%來源于動物。因此,人獸共患病動物源頭的防控至關重要。
沈建忠分析說,造成目前我國部分重要人獸共患病仍呈上升蔓延趨勢的原因主要由于疫情監(jiān)測體系不夠完善、防控技術和產品不能滿足需求、政策執(zhí)行力度不夠等。因此他在提案中建議要通過加大與防控需求相匹配的資金投入,建立人獸共患病一體化防控體系,加強防控技術與產品研究,強化防控政策落實等措施,保障防控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從源頭前端阻斷人獸共患病。
沈建忠院士主要從事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領域相關研究,30余年來帶領團隊堅守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微生物耐藥領域的科研一線,著力解決動物源性食品全產業(yè)鏈安全涉及的重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從獸藥及有害化合物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研究,到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的形成與控制,每一個科研成果的取得,沈建忠委員都踐行著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守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的初心和理念。這些年,他和團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發(fā)明了系列核心試劑配方和工藝技術,構建了一個涵蓋主要獸藥、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庫容量超過500種的抗體資源庫,創(chuàng)制出80余種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及快速檢測產品,滿足了企業(yè)和政府機構日常檢測的需要,尤其是為應對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提供了儲備。檢測速度加快的同時,檢測成本也大大降低。在他團隊和國內同行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下,動物性產品國產藥物殘留快速檢測試劑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市場占有率從不到20%提升到80%以上。
在如何進一步筑牢農產品食品安全防線,保障農產品食品安全方面,沈建忠建議,安全的食品既是生產出來的,也是監(jiān)管出來的。在生產環(huán)節(jié),要科學種植養(yǎng)殖,合理用藥,減少污染,從源頭防止各種生物性和化學性危害物質進入食品中;在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要注重全鏈條監(jiān)管,特別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測檢驗及風險管控,杜絕不合格不安全的食品上餐桌,以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