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地理標志開啟品牌農業發展的新時代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做好2020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以糧油、果茶、蔬菜、中藥材、畜牧、水產等六大類為方向,圍繞特色資源發掘、特色產業發展和農耕文化發揚,在全國范圍內支持200個地域優質的地理標志農產品,進行重點培育、保護和提升,并帶動鄉村振興。
據了解,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目的就是打造區域性農產品品牌,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也規范農產品的競爭秩序。通過發揮農產品品牌的作用,來促進農產品銷售,并帶動更多的貧困縣區發展特色產業,找到脫貧致富的好道路,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
農產品地理標志要求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如光照、溫濕度、水質、地形地貌等。在生產方式方面,對于產地要求、品種范圍、生產控制、產后處理等有相關特殊性要求。此外,農產品地理標志還需要有人文歷史的支持,便于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和追溯。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是發展現代農業和區域特色農業的重要載體,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農產品一旦擁有了地理標志,就相當于擁有了輸出的“通行證”。助力更多貧困縣區打造更優質的品牌,推動農業產業的興起,打造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引領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樣板,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的步伐。